主要分四個步驟
和泥作胚 製成素俑 入爐燒結 修飾上彩
即首先用泥塑成俑的粗胎,經二次復泥加以修飾和刻劃細部。俑頭、手借助於模製成粗胎,再進行細部的刻畫。軀幹部分則採用手塑。在頭、手、軀幹分別製作完成後,再組裝套合為完整陶俑。
和泥作胚
陶土的選用
《天工開物》記載:“掘地二尺余,擇取無沙粘土而為之”,並且要“泡製成熟泥”。若原料不細,則土粒不密實,泡製不精,滿布氣孔,影響成型。即使燒成後,成品也粗糙而無光滑感。
選取的陶土經過了曬乾、碾軋、淘洗等一系列工序,除去土中的雜質,使陶土細膩可塑,
摻雜了經過精心篩選的石英砂粒,使大型的陶俑、陶馬不僅易於成型,而且不會因受高溫而扭曲變形或膨脹炸裂。
溫度兵馬俑焙燒的溫度,大致在950~1050℃之間
適當的留有通火、透氣的孔眼。如在陶馬腹部左右兩側留有一個10釐米直徑的圓孔,使火焰可以通過圓孔均勻進入馬的體腔內,使陶俑的胎壁受火均勻,排氣方便。
俑頭的製作,先採用合模法或單模製作與手塑結合製成俑頭的粗胎。在出土秦俑中,使用單模和手塑結合製作的陶俑數量較少,大多數俑頭是使用合模法製作完成的。
分解圖
頭
用泥作成粗胎(俑頭分成前後兩半)
五官的細部刻畫
貼上雕刻好的耳朵
雕刻頭上頭髮
鑲入預製的髮辮在凹槽
下身
用泥作成粗胎(由下而上逐步疊塑)
細部刻畫(衣紋、鎧甲、腰帶、帶鉤)
陶俑站立的腳踏板(方形模具)。
塑造陶俑的雙腳
接上雙腿及短褲(依腿部的裝束俑腿分為實心和空心兩種)
實心俑腿一般是將泥片折疊反復錘打成圓柱形的泥棒,再接塑在腳跟上。
空心腿的作法是用卷泥片法或泥條盤築法製成。陶俑下身短褲的製作,是在實心腿和空心腿的上段外側拍印一週粗繩紋,把預製的泥片包裹在上面塑成短褲的褲管。
上身是塑造陶俑的軀幹。陶俑的軀幹都是空腔,是用泥條盤築法塑成。
製做基盤(俑雙腿上部沿周邊堆泥作成高約10釐米、厚4~8釐米的橢圓形式長方形的基盤)
待俑軀幹的基盤陰乾後,在底盤上用泥條分成上下兩段製作下段製作成型陰乾後再作上段。
使盤築的泥條銜接扎實,在內側以麻布等編織物襯底,並用木錘等錘打。
手
陶俑的手都是單獨製成的,伸掌形俑手的製作有以兩片模制粘合而成,
握掌形手是用捏塑結合製作,
細部刻畫完成。插接雙臂袖管內
手臂待陶俑軀幹陰乾後,粘接俑的雙臂。陶俑的雙臂為空心,一般用泥條盤築法製作成型,
陶馬的製作工藝
馬頭有窄狹和寬博兩種,作法也隨之相異,
窄狹型 模具製成左、右兩半,合縫線位於馬頭正中,下頷部位單獨捏塑後粘接于馬頭的下部。
寬博型 五塊泥片拼合粘接而成,合縫線內側覆泥搥打加以固定 嵌入耳朵和飛鬃。
陶頸和體腔皆為中空。頸部是由左、右兩片泥片粘接而成。
陶馬體腔分為臀、腹和肩胸三段,每段也都是由若干塊泥片拼合而成。
合縫線內側覆泥搥打加以固定
四肢和尾部通常為雕塑而成。
組合由下而上逐片逐段粘合, 腿 體腔 頸 頭 尾,
按照固定的位置立起四條馬腿,
搭好馬腹下的支撐板,開始安裝馬的軀幹。
細部刻畫完成。
彩繪秦俑彩繪底層是由1~2層構成,以生漆施底。這層墨褐色膠層就成了陶俑基體與外層顏料的過渡結合層,把二者結合在一起,其滑澀相宜,吸水適度,既節省顏料,又可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第一,色調明快,
袍有大紅、朱紅、紫紅、深綠、粉綠、天藍等色;褲有深綠、粉綠、天藍、紫紅等色;護腿有粉紫、朱紅、深綠、天藍等色;鞋為赭色,靴有朱紅、深綠、赭等色;鞋帶、行滕帶有朱紅、粉紫、天藍、杏黃等色;陶俑的手、臉、腳均為粉紅色。陶馬絕大部分都通體涂棗紅色,個別的在受光面涂棗紅色,背光面涂綠色,以表現光線明暗的變化;紅舌白牙、黑鬃、黑尾、白蹄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說,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,秦是水德,“衣服 旌節旗皆上黑”。從秦俑的服色找不到尚黑的證據,“尚黑”可能是以黑色為貴,並非人人都穿黑衣,只是宮廷舉行重大祭典時,天子及大臣穿玄(黑色)服。
第二,運用強烈的對比色,
如紅袍,其領、襟、袖口等點綴的地方多使用多運用大紅大綠對比的設色方法,使軍陣的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懾感。
第三,陶 俑的上身服色偏艷,下身服色偏暗
第四,在繪與塑的關繫上有坐二者互相補充、配合的效果
色彩配置
秦俑服飾色彩基調是以紅、綠為主,如粉綠色袍衣約佔統計總數的42.65%,紅色袍衣約佔31.8%,粉綠色俑褲佔52.5%,紅色佔18.4%,給人的總體印像是大紅大綠。
紅色是強烈、溫暖、活潑的色彩,是血與火的色彩,表現著力量、地位、堅韌不拔的行為等等,它常被當作宏亮的呼聲、醒目的標誌。綠色是生機盎然的象徵,表示富饒,大地上植物的年年更新生長。秦俑顏色的紅綠色彩格調,直覺地體現出秦軍威武雄壯、生氣勃勃的藝術形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